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作为国之希望,理应“小我”融入“大我”“三下乡”社会实践犹如吹响了号角,让一股又一股青春力量汇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上,青春的身影随处可见,为社会发展助力。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学校团委吴金成书记,卫生健康学院张燕副校长、张莉副校长、学生科王海英主任与团委韩国强等老师以及十多位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
志愿者们深入农户为村民们免费义诊,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认真为他们测量血压,耐心解答老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给他们讲解健康保健知识。卫生健康学院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现场进行演示并进行细致的讲解培训,这项操作引起了前来义诊村民们的兴趣,村民们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纷纷动手操作起来。通过胸外按压、口对口吹气等操作步骤让村民们对心肺复苏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次“三下乡”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是居民们的热情和积极配合,给我校志愿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此次活动使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中,不断挖掘自我潜力、与当地百姓深入交流,服务当地百姓、造福当地人民,进而达到受教育长才干的目的,将卫生医疗知识渗入人心。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及乡村变化的机会,还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对树立同学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凝聚青春力量,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团队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不畏艰辛、克服困难,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们了解民情,体验生活,实践出真知,密切联系群众,走出校园,融入社会。